苏泽抛出了一个儒家的经典议题——文质论。
文质之说,经过历代儒家的阐释,已经不再是原本的意思。
“文”表示外在形式,“质”表示内在本质,文质之论,就是外在形式和内在本质关系的论述。
苏泽将文质之论套在了国家上,提出了新的文质论法。
第一类,就是大明这样的君子之国。
实质上实行王政,又奉华夏之礼,也就是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二类,就是马尼拉吕宋国这种,以及大明其他藩属国那样的。
在外在上不一定完全照搬大明的制度,但是内部奉行儒家的实,也在学习大明的先进文化,那就是“质胜文则野”。
对于这类的“野国”,是可以通过文教来提升的。
第三类,则是倭国这样的国家,安南也可以差不多这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