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提笔写下奏疏:
“臣伏惟陛下圣德昭彰,怀柔远人。今者马尼拉吕宋国请贡之事,廷议纷纭,有司拘于“华夷大防”,以彼邦无君、华商主政为由,斥其“不文”,欲绝朝贡。臣窃以为此论谬矣!”
“华夏宗藩之道,本在政治尊卑:藩邦自居卑下,奉天朝为宗主,方行朝贡之礼;若非如此,则其地为华夏疆域,当行郡县之制矣。”
苏泽这段话,意思其实也简单,藩属国朝贡大明,是因为奉大明为主,正是因为藩属国的文化落后,所以才只是藩属,而不是大明的郡县。
用现代的话说,这些藩属国是欠发达地区,所以才更需要国际秩序。
“非以文明高下判华夷,实以文化同源立纽带。昔周室封建,诸侯朝王,非缘诸侯愚蛮,乃因其位卑而尊周礼;若诸侯僭越,则天子征伐,裂土而治。”
既然辩经,苏泽就拿出宗周的例子。
宗周诸国,也有楚国这样的国家,而正是因为周天子册封楚国,如今湖广之地才成为中原之地。
紧接着苏泽拿出了自己的“藩属国鉴定办法”:
“《论语》有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今廷议拘泥于马尼拉“无君摄政”之形(文),而忽其行汉礼、奉儒教之实(质),是舍本逐末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