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冬月的北风裹着煤渣子,像撒野的顽童撞在县城派出所的铁皮门上,“哐当”一声震得门轴吱呀作响。
彼时的县城还没通暖气,街道上的自行车比汽车多,灰蓝色中山装是成年人的主流穿着,唯有孩子们身上能看见点鲜亮颜色——
可这份鲜活,此刻全被审讯室的压抑吞了个干净。
四壁斑驳的石灰簌簌掉渣,墙面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红漆标语褪得发淡,边角卷着翘,像被岁月啃过的旧纸片。
天花板中央悬着唯一盏40瓦白炽灯,钨丝“滋滋”的声响在空荡房间里格外刺耳,仿佛下一秒就要炸开。昏黄光线裹着闷热砸下来,竟真如烧红的烙铁般烫在林凡头顶,连空气都变得厚重粘稠。
林凡陷在缺角的木椅里,椅面粗糙的木纹顺着单裤硌进大腿肉里,那裤子是前些年妻子用旧布改的,裤脚卷了两圈才勉强盖住脚踝——
他的脚比去年又大了些,那双过冬的棉鞋挤得脚趾发僵。
手腕上的铁手铐早磨红了皮肤,渗血的地方沾了审讯室地上的煤灰,黑红交织成刺目的色块,稍一挣动就扯得皮肉钻心疼。
后脑勺的肿块比清晨又大了一圈,钝痛一阵紧过一阵,像有把生锈的锥子在颅腔里慢慢拧,恶心感顺着喉咙往上涌。
他攥着裤缝的指节泛得发白,指腹的老茧蹭着布料——
那是常年开玩具店打包、整理积木磨出来的厚茧,此刻却连攥紧布料的力气都快撑不住,全靠一股子气才没栽倒在满是烟头的水泥地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