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夫子这次是想考校沈文彦对以前学过的内容,是否有复习过,因为这《孝经》是在他请假之前新学的,说着回来之后便会抽问他这本书的内容。

        而之前学习的经史内容不知道这沈文彦是否有放松,之前的四书五经的并没有完全学完,对于其中部分的典故释义,还未完整的教授完毕,但整体的诵读也已经完全可以了。

        所以梁夫子便对之前学过的抽查,提问上句,便答出后面的内容,或者指明某一章节进行背诵。

        沈文彦答起来并不费力,略微思考,整理好思路便开始回答的问题,不只是提了常考的问题中,在平时较少读到的部分也被夫子问到。

        他都一一作答,并在夫子问其中内容的释义时也做到了言之有理。

        沈文彦娴熟的作答引起了同窗们的惊叹,之前他确实显得就比较不同,但是并没有像现在这般聪慧机敏。想到自己在他这样的年纪,可还不能做到如此的自如的回答夫子的问题,能背诵的内容也没有这么多。

        不过也是他年纪小,学的东西还不够多,参加科考的学子,年龄不尽相同,多少人读了多年还在考童生,多少人厚积薄发,中年才展露才华金榜题名,还是得需要时间的积累啊。

        “好,可见你在这段时间也没有虚度光阴。”梁夫子非常的欣慰。

        梁夫子并没有因为沈文彦在这个年纪能够学到这样的程度,而去夸赞他有多聪明,而是对沈文彦的努力学习做了表扬,还称赞自己和沈父一样刻苦勤奋。

        说完便看向正呆呆的望着这边的宋容宽,又说道:“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就要有这种踏踏实实学习的精神,默默的记住学到的知识,再更加深入的去研究,努力而不能自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