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彦听着梁夫子抽查蒋秀枫对文章背诵掌握情况,在这之后,让他开始讲解对文章内容的领悟。
之前沈文彦还在想,这样的课堂会不会有问题,毕竟大家的年纪不一样,学习的内容进度也不一样,这样在一起上课,夫子会不会不好授课,学生也学不好。
在这古代不论是私塾还是书院,大多都是这样的教学,而一个班级的人数不会太多。现在在他自己感受过后,发现这样的混合课堂的模式,有着它的优点。
现在班上只有六个人,这样的小班制教学,夫子完全可以更好的兼顾每个人,大家坐在一起,不同进度的学习,也会影响着周围的同学,耳濡目染,在还未学过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已经听别人背诵多次了,学过的课文也能够重新复习,
并且年纪相差的学生在一起上课,也不会因为由自己去掌握学习进度,就放松了学习。
比如年长的的师兄,大多都会不自觉的给年纪小的做示范,努力学习不能被师弟超过去,而小的师弟们又有了一个学习的目标,努力跟上,倒是能够更好的进步。
梁夫子在检查过蒋秀枫的课业后,叫了下一个周元毅上去,继续检查他们,对下个月将要参加的府试内容的掌握情况。
旁边的宋小胖明显更紧张了,低着头简直要钻进书本里,嘴里不停的背诵着他最近课程中刚学过的孝经内容。
这是最近的童生试中添加的孝经论,是根据考官或者皇上要求所增加的内容,提倡孝为教化之本。因着沈文彦的进度较快,所以和九岁的宋容宽一样,都学了这孝经的内容。
“文彦文彦,一会儿你先去吧,让我再背一会儿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