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外海的波浪会直接传入海峡,与潮流迭加后易形成“乱流”,增加船舶偏航、失控风险,郑彩等人的运粮舰队就是这样被飓风、海雾、乱流给“弄丢”的。

        收复辽东,道阻且长,便是“天降猛男”朱元璋,从建立辽东都司到收复全辽,也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执政生涯。跟老朱比,朱由检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手上班底都差远了。

        北京保卫战只是己巳年明金双方战争的后段,北京保卫战的成功,不意味着建奴就被打服了。北京城惹不起,那就去抢劫其他地方嘛;蓟镇的防御增强了,那宣府、大同也是可以去的。

        要是没有了关外兵力的威慑,别说收复辽东了,还是想想怎么抵御建奴入关吧。

        其实辽东的局势还是不可避免地恶化了。在孙承宗经略辽东的时候,一度将建奴逼迫至绝境:

        西面与察哈尔部结盟,东有朝鲜作为牵制,正面用堡垒战术步步推进。只可惜,建奴在关锦宁没有取得突破,却将大明的两个盟友给拱翻了。

        总而言之,朱由检执政以来,大明与后金双方的对抗互有得失,还没有走到局势明朗的地步,距离收复整个辽东,乃至饮马黑龙江边还遥遥无期。

        不过至少成功将战线重新推到关外了,以现在大明在辽东地区投放的兵力和资源,如果再发生一次“互爆”,建奴还是没有攻破北京城的能耐,而明军很可能就要让他们无家可归了。

        在解决掉关外,特别是辽南的明军之前,建奴几乎是不可能再入关作战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皇太极才赶着来解决掉辽南这个麻烦。出兵之前,他们其实也还是有分歧的:

        入关之战前他们就有很好的夺回辽南的机会,皇太极却选择对辽南置之不理,反倒是冒着巨大风险深入大明关墙之内。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策是错误的,差点把大金一波带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