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互为犄角、围点打援

        明廷之所以在辽东战略上进退失据,屡战屡败,就是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到双方的实力对比。

        许多人对于后金的疆域大小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实际上,在努尔哈赤统治的巅峰时期,后金疆域就达到了250万平方公里,足足相当于21个朝鲜的面积;

        而在皇太极的手中,这个数字进一步扩大,来到了恐怖的400万平方公里。

        而大明传统的汉地十八省也就只有350万平方公里而已,在丢失了大宁、万全、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乌斯藏、西北七卫等地以后,皇位传到朱由检手上的时候,大明的疆域已经缩水近半,就只剩下600余万平方公里了。

        而朱由检励精摆烂也还是没能够遏制建奴势力范围的进一步扩张,如今建奴的势力范围已经很接近历史上的巅峰水平了,其囊括奴儿干都司全部,除却辽西、辽南两个小揪揪以外的辽东都司大部,漠南蒙古的一半,以及朝鲜的一多半地区。

        最北面到达了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这不是什么帝国与小部落之间的战争,就是两个大国之间的殊死搏斗。

        如果不是孙承宗、袁可立的先后落子,收复了辽西、辽南地区,以及某支迷航船队的阴差阳错,吃掉了朝鲜的一截,后金的国土就要被皇太极捏成铁板一块了。

        这三处实际加起来也才十几万平方公里,相比于庞然大物一般的后金,真就只是一个小揪揪而已,这三地虽小,战略价值却很高。

        明军己巳屠辽就已经证明了,只要建奴敢将兵力调走,对这几颗钉子不管不顾,明军就真的敢冲上来捅他的腰子。虽然是互相伤害,但对于大明来说,双输总好过让建奴单赢。

        辽东这地方太刁钻了:在陆地上,有着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作为地形阻隔;渤海又硬生生凹进去一大块,将两地进行了切割。渤海海域天气复杂多变,时不时就会抽风一下,给航行在渤海内的舰队一个惊喜。

        登辽海道是从山东到辽东的最短路径,位于海湾的最窄处,虽然可以更快,但也会因为“狭管效应”形成“强潮流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