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脑壳嗡嗡的,难不成之前的众志成城只是因为外部压力太大,才迫使大家相忍为国吗,现在局势有所好转,眼看着建奴、流寇都被打残了,所以这群人内斗的本性又复发了?!
和稀泥是没办法解决本质问题的,毕自严说一定要守釜山,又没说要不要弃守护汉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孙承宗为首的这些人说的也有道理,朝鲜朝鲜的百姓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反抗建奴回归大明,如果直接不管,他们怎么办!
管是肯定要管的,朱由检给出的答案是守,能不能守住不说,反正就是要守,至于怎么守就有得说道。
皇帝的表态终结了这场讨论,也意味着朱燮元的失败,孙承宗的胜出!
“啧啧啧,帝师不愧是帝师,皇帝果然还是会偏向他的!”这是此时众人的想法。
朱燮元则一直皱着眉头不说话,朝鲜离大明太远了,又离建奴太近,中间衔接的陆地现在还被建奴占领着,建奴只需要用万余兵力扼守交通要道,就可以阻止大明陆路上的支援,而他们则可以对朝鲜投放不低于五万的兵力。
如果全凭海运,想要运兵五万,怕是有点不太现实了!而且海运不安全,这一次没有真正出事,只是虚惊一场,就已经几乎让皇帝一蹶不振了,如果船上装的的是五万精锐,一下子报废掉了,以他对皇帝的了解,恐怕皇帝已经拉着他开始南迁了!
无论怎么算,朱燮元也看不到成功的可能!
其实通过朝堂庙算来决定军事行动是不太妥当的,朱由检被他们吵得有些心烦,对于怎么处理朝鲜江南地区还是决定要听一听袁可立的意见,虽然他说了要守,但是消极守还是积极守是有很大差别的嘛,于是他宣布下朝,对于要不要出兵朝鲜,还没有给出答案。
下朝以后,孙承宗没有回文渊阁,而是跑到了乾清门前求见,看门的白杆卫将士对他不熟悉,但答应了给他通禀,还得到回话,朱燮元就走了过来,两老头对视一眼,哼了一声!
将士们对于朱燮元倒是非常熟悉了,但也没有直接放他进去,只是不劳他开口,主动提出要给他通禀,劳烦他等一等,白杆卫的区别对待让孙承宗的面色不太好看,朱燮元为了气他,故意露出很欠揍的表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