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他们却有些迷茫了,因为皇帝不按常理出牌啊!新科前三甲直接外放了,没有再送到翰林院打熬。
这到底是几个意思嘛?传递出的风口,难道是皇帝要让他们翰林院坐冷板凳了吗?
可是潜规则就是潜规则,他们又不能跳到皇帝的面前说“皇帝,你怎么不给咱哥几个搞个大学士当当啊”,这不符合人设。求田问舍、求官,很丢脸的。
于是他们想出来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通过《神宗实录》,好引起皇帝的注意。
重用那是下一步,他们至少要让皇帝不要把他们给遗忘了才好啊。翰林院的这群官员,本来是皇帝亲信,日常要给皇帝讲学的,可是这几年,皇帝哪曾召见过他们哪怕一次?
上班摸鱼拿工资,真的很慌。翰林院的这些年轻院士们害怕,下一秒就被皇帝给“优化”掉了,毕竟朝内已经传出来皇帝要裁军和开启“润查”“润计”的消息了。
所谓的“润查”“润计”,就是在原本每六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的情况下,额外抽查一次,时间不定,全看自己的心情。
京察和外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流于形式,甚至成了党争的工具了。可是今上不一样啊,那是个上一秒跟你笑嘻嘻,下一秒就把骑兵派到你家门口的笑面虎,偏偏那群大头兵那么听皇帝的话,无论是皇帝的禁军,还是京营及地方军队,都是这样。
大考要是动了真格,也不知道要有多少朝廷要员下马,恐怕就连堂官、部员都不能置身事外,尚书之间都要相互扭打起来。
好消息是他们成功了,确实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但是他们的困境还是没有解决,那就是怎么让皇帝重用他们。既然皇帝那么有主见,那么皇子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一代打不赢,也可以谋求下一代的胜利嘛。
虽然可能要很久,但好歹也算是有个盼头不是?!又或者,皇帝有个三长两短,那么他们的机会不就来了?!人人都不想有张居正的下场,但人人都想做张居正,并且觉得自己不会重蹈覆辙。张居正当年,不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官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