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士绅对于中央核心权力并不是强硬夺取,而是数以百年计的一步步蚕食,是抓住每一个机会,比如皇帝易代、天灾人祸、外敌入侵等中央皇权的虚弱时机实施自己的计谋,而朱由检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也不想用暴烈的手段与帝国庞大的权贵阶级争权夺利,因为他很怂,他决定温水煮青蛙,一点点蚕食,一点点试探官员、勋贵、士绅的底线,这群人既然可以匍匐在建奴的脚下献媚,那底线想必也不会比底裤的裤腿高多少。
朱由检与毕自严一拍即合,决定借口京畿遭受建奴入侵,一片狼藉,许多地方百姓十不存一,无主之地遍及四野,大片土地荒废为由,重新厘定北直隶八府一百一十六县的田亩情况,凡是拿不出地契,地契属人非本人的田地,一律收归朝廷。
这件事由六府巡按卢象升负责,如果地方上的官吏、士绅有意见、不愿意配合,或者阳奉阴违、刻意阻挠的,就由他手上的这数千勤王军去说服并批评教育。
朱由检故意放出消息说要把这些田收归皇庄,遭到了包括孙传庭、朱燮元、毕自严甚至是卢象升在内的大部分官员的强烈反对,谏书足够宫里做一顿早餐。
第二天,朱由检又在朝堂上提出用这些田赏赐给将士,恢复军功授田,这下有人反对,有人赞同,吵作一团。
军方大佬朱燮元和财政部长毕自严都不赞成这个做法,朱燮元是觉得耕战体系已经落后了,不过就是另一种卫所制,培养出来的士兵战斗力太差了,精兵就该专门打仗,本应该种地,要种让卫所去种好了,可是卫所又拿不到军功,所以这里就卡死了。
而毕自严的理由是,北直隶是朝廷重要的税收地区,如果军功授田要不要免税,不免税、减税的军功田没什么吸引力,如果免税,北京城甚至会没饭吃。就算不考虑这些问题,军队随时要打仗,一打仗田地就荒废了,粮食安全不能保证。
在两个提议都被否决之后,朱由检终于拿出了他真正想要实行的方案,土地归大明所有,不属于皇帝,也不属于某一个群体,这些田租赁给失地农民耕种,不许任何形式的挪用、买卖!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www.w23d.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