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妖 >
        作为安徽教育界的一号位,学政大人自然无法容忍这种严重破坏传统,极易给人错误引导的荒唐事。

        加之本就鄙视赵安,索性新仇旧账一起算。

        赵安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力,他这个提督学政同样有!

        当场作了一首诗。

        其中有两句道:“监舟或因风云便,岂真麟角誉杏坛?同年乏录根基浅,怎比深耕翰墨香?”

        什么意思呢?

        直指某监生出身的官员因为靠拍皇上马屁这才幸进成为地方大员,可笑的是这种大员连科举同年都没有,根基浅薄的不能再浅薄,哪里能比得上靠真才实学在翰林院深耕墨香、脚踏实地上来的官员。

        直白的不能再直白,就差说赵安比不上他徐立纲。

        这让在场不少官绅都是极为尴尬,有人附和干笑,有人低头不语,有人则纯粹看个热闹,有人则头皮发麻,害怕自己无端被卷入“两台争斗”的漩涡之中。

        叫好的自然是教育系统的官员,以及学政大人在府学颇为看重的门生子弟。

        原以为学政大人发个牢骚就完了,未想学政大人还上劲了,竟然当众散布一套“德不配位”的理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