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妖 >
        同时要求泗州大小官吏也以身作则带头食用蝗虫,有些官员不肯吃、不敢吃,结果赵安直接拿出遏必隆刀给他们一个二选一的选择。

        在赵安不遗余力的推动落实下,泗州蝗灾得到遏制,否则蝗虫在泗州境内得不到食物便会向周边凤阳、滁州推进,那样对这些地区的灾情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由于泗州是江北各地粮食运送的主要集结地,也令同样是重灾区的泗州灾情得到缓减,很多得到赈灾粮的灾民在官府组织下已经开始返回家乡,一直空有虚名的团练制也被赵安利用赈灾粮顺势推行。

        赵安计划三天后赶回宿州,且必须带不低于十万石的粮食回去。

        朱珪这边尚不知赵安不在宿州而是去了泗州组织协调外地救援粮,仍刻意诱使白莲教裹挟灾民往宿州聚集。

        也许朱珪未必真想借白莲教之手除掉赵安,但只要宿州的这把火能烧起来,也能间接达到他的目的。

        毕竟,在朝廷眼里,活多少灾民不重要,甚至死多少灾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地方不能乱。

        一旦地方乱了,那作为守土官之首的赵安便难辞其咎。

        然而,眼看宿州就要点火,他朱珪却成了朱明归来的“朱归”,矛头直指他朱珪才是白莲教幕后之人,甚至说他朱珪煽动白莲造反,这让朱珪颇感冤枉,不知道是谁造他的谣,更不甘就此请辞。

        心情郁闷之下对幕僚汪兆兴道:“什么朱珪便是朱归,明眼人一看便知牵强附会,我若就此请辞,岂不正合了人家心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