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考入营造学社、武监、水师学堂(原海务教习所),另谋他路。”
“如此,可广纳寒门俊秀,破门第之限;储实务干吏之苗,解地方有司缺员之困。”
苏泽设想的国子监预科,不仅仅是升入国子监的学堂,而是可以按照学员的个人发展,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实学不是科举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些“退路”,很多人未必会选择国子监预科。
苏泽写完放下奏疏,大概知道这份奏疏的阻力来自哪里。
首先就是礼部了,如今礼部尚书殷士儋,虽然和苏泽在一些问题上合作,但是殷士儋是心学大儒,自然不可能同意苏泽在国子监兴办实学。
此外内阁四辅赵贞吉也和殷士儋一样,虽然赵贞吉是自己的姻亲,但是关系到学术这类的基本立场,赵贞吉也绝对不会顾惜这点情面的。
此外户部怕是也不会愿意。
国子监增设预科,虽然学社可以用国子监的旧学社,但是总要花费一笔银元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