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寻的话自然有道理,论家世的话,王保保等人还真的不算什么真正的名门之后,无非就是王保保的父亲、养父时才有了权势。
要是这样都算的话,大明的这些勋贵都是名门之后了,谁要是再说常遇春等人是土匪,那就说不过去了。
毕竟礼部尚书都定调了,人王保保这样地主阶级靠着镇压红巾军起家的军阀都是名门,那大明这些勋贵哪个不是真正的名门?
陶凯脸色涨红,“强词夺理!”
“到底是谁强词夺理?”马寻质问道,“王保保的家世就在那里,他成了河南王、齐王,这就成了名门?”
不远处的宋濂大声喊道,“徐国公,我等建议以王保保之妹为秦王妃,绝无他意。”
马寻看了一眼宋濂,说道,“若非你是我泰山好友,要不是看在你为太子开蒙的份上,此刻有你和我说话的份!”
宋濂给气的不轻,可是好像也没办法发泄。品级实在是差了太多,他这么个正五品的官,也就是‘大儒’、‘太子师’的身份被人尊敬了。
詹同这时候就说道,“徐国公,太子贤达,我等并无其他心思。”
这也是詹同的心里话,他们做这一切,肯定是对储君的位置没什么想法,某些程度上来说反而是为了太子朱标的地位。
相比起爱好军事又不太熟悉的秦王,这些文官还是更亲近自小就饱读诗书、温润儒雅的朱标,这才是标准的储君模版。
马寻冲着詹同问道,“没有其他心思?秦王以后必然就藩西安,那王保保此前盘踞陕甘,你说你没其他心思,如何让我信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