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沉默的村寨

        翻过最后一道山梁,黎苗寨终于在暮色中显现。

        寨子坐落在群山环抱的谷地,依着缓坡层层叠叠而建,清一色的吊脚楼,黑褐色的杉木墙壁和青黑的瓦顶饱经风霜,沉淀着岁月的痕迹。楼宇之间,蜿蜒的石板路被磨得光滑,反射着天边最后一点微光。许多吊脚楼的屋檐下,都悬挂着用细竹管、鸟羽、彩石和细小兽骨串成的风铃,山风吹过,发出一片空灵而纷乱的轻响,在这过分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

        正是晚饭时分,寨子里却几乎看不到炊烟,也听不到寻常村寨该有的人语、犬吠、孩童嬉闹之声。只有那无处不在的风铃,叮叮当当,敲打着人的耳膜,也敲打着人的心神。一种无形的压抑感,如同潮湿的雾气,沉甸甸地笼罩着整个寨子。

        阿岩脸上的最后一丝轻松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他沉默地在前面带路,脚步踏在石板路上,发出清晰的回响。

        寨子里的吊脚楼大多门窗紧闭,偶尔有几扇虚掩的门窗后面,能感觉到窥探的视线,那视线里混杂着恐惧、麻木,以及一丝微弱的、几乎快要熄灭的希望。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药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于陈旧灰尘和精神萎靡混合在一起的沉闷气息。

        他们被带到寨子中心位置,一座比周围都要高大、古老的吊脚楼前。楼前有一片平整的广场,广场中央立着一根雕刻着繁复鸟兽图案的图腾柱,柱顶蹲踞着一只造型古朴的木雕山鹰。楼檐下悬挂的风铃也格外多,密密麻麻,像一道珠帘。

        一个老人正站在楼前的台阶上等候。他穿着深蓝色的、绣满神秘图案的苗族传统服饰,头上包着巨大的黑色头帕,上面插着一根色彩斑斓的雄翎。他年纪很大了,脸上的皱纹如同干涸河床的裂痕,深深刻入肌肤,腰背却依旧挺直。手中握着一根盘得油亮的藤杖。他便是黎苗寨的老族长,也是寨子里的祭司,乜央。

        看到阿岩带着江淮和林瑶走来,乜央老祭司向前迎了两步,他的目光先是落在阿岩身上,微微点头,然后便移到了江淮和林瑶身上。那目光深邃、沉静,带着长者特有的威严和洞察力,仔细地审视着两位外来者,尤其是在江淮身上停留了更久。

        “远道而来的客人,山路难行,辛苦了。”老祭司开口,声音苍老沙哑,带着浓重的口音,但咬字清晰。他微微躬身,行了一个苗家的礼节。

        江淮和林瑶也依样还礼。“族长,我们是调查局的,奉命前来了解情况。”江淮平静地说道,没有多余的寒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