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三强争鼎,试卷定乾坤

        江南贡院的内帘,气氛凝重得如暴风雨前的死寂。

        连日来,数百份朱卷(誊录后密封姓名的试卷)经过数轮紧张的批阅、筛选、复核。

        最终,一百五十名新科举人的名单尘埃落定。

        就在确定最受瞩目、象征一省文魁的解元人选时,以代理主考周学政为首的阅卷官们,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执。

        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争论之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焦点集中在三位实力超群、背景各异的顶尖士子身上,几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第一位,江宁府李文渊。

        此子出身显赫,其父乃是执掌天下漕运、权倾一方的漕运总督李纲。李纲不仅是正二品封疆大吏,更是太子殿下在江南最为倚重的股肱之臣。

        李文渊的文章周正大气,引经据典功底极为扎实,尤其是那篇《论漕运新策》,写得花团锦簇。

        他将漕运的重要性、现有弊端以及一些不痛不痒的改良建议阐述得淋漓尽致,深得几位思想保守、讲究“根正苗红”的阅卷官(如姓王的翰林侍读)的极力推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