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欲使漕运真正利国利民,必从格物入手:格物船型(研究流体力学),致知于减小阻力之法,致用于改良漕船,提高航速效率;格物仓储(研究防潮防鼠技术),致知于保鲜减损之道,致用于建造新式粮仓,降低粮食损耗;格物吏治(研究管理制度漏洞),致知于贪腐滋生之由,致用于厘清权责、严惩贪墨,保障漕运畅通。如此方为“磨刀不误砍柴工”之真格物致知,方能实现“漕运畅通,国富民安”之大道!”
整篇文章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贴合实际。
既有犀利批判,又有建设性意见。
更绝的是通篇穿插着各种接地气、形象生动、甚至略带“粗俗”却一针见血的比喻和歇后语,将一篇原本可能枯燥无比的经义策论,写得妙趣横生、观点鲜明、建议具体。
读来令人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拍案叫绝!
此刻按例巡视的巡场官,面容严肃走过一排排号舍,看到的不是抓耳挠腮就是愁眉苦脸。
当他摇摇头,最终路过“玄”字第七号时,猛地停下了脚步。只见此号舍不仅没有异味,反而清香怡人,那考生更是神采奕奕,下笔如有神助。
他好奇地凑近些,瞥了一眼试卷上的内容。
这一瞥不要紧,正好看到“太监逛青楼——空有想法,无能为力”那句。
巡场官浑身一僵,赶紧用手死死捂住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