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故意停顿一下,目光扫过林耀祖。
“犹如一人,是选择杀鸡取卵得一时小利,还是选择精心饲养得长期蛋利?其高下立判!昨日我计算田亩摊派,求的便是族中事务的公平之利。此利合乎族规顺乎人心,正是义之和也,有何不可?”
一番话,引经据典又贴近现实,将“利”与“义”的关系剖析得透彻明白。
既维护了孟子的核心思想,又为自己昨日的行为找到坚实的理论依据,还暗中讽刺了长房贪图小利不顾道义。
族学内鸦雀无声。
不少年轻子弟听得两眼放光,觉得这道理从未如此清晰过!
就连一些旁听的族老,也微微颔首。
林文远被驳得哑口无言,狼狈不堪。
林耀祖更是脸色铁青。
他本想用圣贤经典压人,没想到反被林闲用更圆融的逻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林闲从容坐下,不再多言。
经此一辩,他在族人心目中的形象,从一个只会算账的“计吏”,彻底升华为一个通达经义、思维敏捷的“智者”。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在学问上挑衅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