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深秋:四合院里的风波与远方
1994年11月的燕京,西四胡同口的烟火气裹着寒风吹得人心里发暖——
张大爷那辆掉了漆的铁皮烤红薯车,已经在胡同口扎了十年根。
每天凌晨三点,他就蹲在煤炉前换蜂窝煤,要把挑拣出的黄心红薯在炉膛里焖足三小时,直到表皮烤得焦黑开裂,
掰开时金黄的薯瓤能拉出半寸长的丝,甜香能飘到胡同那头的公用电话亭。
街面上的自行车流像一条缓缓流动的铁灰色河,八成是28永久牌,车把上拴着白底黑字的牌照,
后座驮着的菜篮子里装着刚割的韭菜、裹着油纸的糖火烧,布口袋里塞着孩子的课本。
“叮铃铃”的车铃声混着腰间BP机的“滴滴”声——
那时的BP机多是摩托罗拉数字机,要跑到胡同口的公用电话亭回电,一块钱三分钟——
在青砖灰瓦的胡同里撞出细碎的响,偶尔还能听见修鞋匠的铜锤敲在鞋钉上的“当当”声。
有穿军绿色大衣的汉子骑着嘉陵70摩托经过,车后座绑着的“大哥大”裹在黑皮套里,足有两斤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