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尧看好王东来,认为王东来的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可以放下自己作为院士的架子。

        王东来对自己有信心,也不觉得院士评比会难住自己,自己迟早会成为超过徐松尧的学者,所以心态从一开始就放在了平等的位置。

        这样的相处,虽然有些奇怪,可是两人都觉得舒服。

        听到王东来的话,徐松尧也不带好气地说道:“我就知道你小子不肯吃亏,我刚劝你不要分心人工智能,留在数论研究,你就让我推动产学研,我只是一个副校长,又不是正的,院士身份听着尊贵,那也是分人的,这种大事你还是去找郑校去商量吧,他才是校长,这个事情你给他说才有用。正好你要研究人工智能,他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王东来笑了笑,并没有接这个话。

        “行了,我算是看出来了,你小子就不是安分的人,现在数学界都把你当成了新的数学皇帝,在等着你证明其他猜测,结果你跑去研究人工智能,这传出去了,别人还以为咱们学校不支持你的工作,或者把你带到了歪路上。”

        “不过你说的也对,单独地研究数学,对于其他只在这上面有天分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至于你,倒是不必拘泥于此,反正有天赋,可以随便浪。”

        说到这里的时候,徐松尧特意地停了一下,神情严肃地说道:“但是,你可不要真的忘记了自己的真正天赋,人的一生其实只有几次机会,抓住了就能改变命运。”

        “高考是一个,你抓住了这个机会。”

        “现在,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若是深耕数学领域的话,我估计你三十出头恐怕就能成为院士,再次打破最年轻的院士记录。”

        “不过年轻人,想要多尝试一下,这也是好事。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少了年龄的优势,你想评选院士的话,难度可就不一样了。这一点,你认真考虑清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