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卿觉得,昌平王又如何?”她似乎不满意李洵的官样文章,又抓着他追问,

        方才克制板正的身形,从容不迫的气度,在听到“昌平王”时,不由一滞,沈瑜注意到他面色微红,额间的汗水更多了。

        “昌平王殿下人品贵重。”他沉默片刻,尔后笃定地回答她,那双如墨的眼睛,终究不可抑制地泛起点点波澜。

        沈握瑜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顿时觉得无趣,这样的才子佳人,有什么好稀奇的,却也还是问道:“何以见得,李卿与昌平王有深交?”

        “殿下与臣并无深交,殿下施恩,惠及贫民,故臣有此言。”这也确实是实话,他入朝为官,既有青云之志,也是为了报昌平王昔年之恩,未尝没有“私情”。

        那点隐秘的心思,在少年时代便如一颗种子般在他心中生根发芽,旁人说他刻薄少情,铁面无私。却不知他在昌平王面前,一颗心怎样跌跌撞撞,惴惴不安。

        光是为了维持表面的平静,似乎就耗尽了他为引以为傲的理智。

        在沈瑜的记忆中,也没有他二人过从甚密的片段。甚至沈瑾本人也不记得,她确实救助过不少可怜人,都是想着替阿姐积攒福德。

        沈握瑜又同李洵谈了些政事,隐晦提到了调查朋党之事。

        李洵踏出政事堂时,越发笃定接下来的朝局不会安稳。他只希望不要波及到昌平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