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前去平凉抓人的前夜,韩王畏罪投井而死。
为着此事,福宁公主一直记恨着先帝和映家。
映家但凡有一点不痛快,便是她福宁大大的痛快!
“有些话我本不想告诉你,可外头风言风语迟早传进你耳朵里,倒不如我亲口告诉你,也省的你听来生气。”
福宁慢悠悠地说完,听到崔太妃急急忙忙问道“什么事”,便知晓她上了钩,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
“你我都是皇室之人,心里头都清楚,从太祖那时就有的规矩,天子妃嫔、藩王妃妾,一旦丈夫不测,无子的女人都要殉了去。或白绫或鸩酒,性子烈的投了井,往朝廷上报只说王妃贞烈殉夫,夫家娘家都落个体面。就我那个弟媳,当初我弟弟投井,她也是一根绳子缢死。这近百年来谁家不是这么做的,偏这个映氏刚烈,听说——当初为恪儿扶灵时,她死活不愿追随,这才闹得你实在没法子将她召进宫里来的?”
崔太妃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难堪起来。
福宁像是没看到一般,自顾自地道:“这事不知被谁传了出去,如今在京中传地沸沸扬扬,若她仅是怕死就罢了,可……”
“可什么?”崔太妃幽幽地问。
福宁淡淡一笑,“她当年及笄时多少人家上门求娶,最后恪儿多不容易娶了她的,你都忘了?听说她成婚那日,多少儿郎红了眼呢。”
“那武昌侯府的世子、王阁老家的二公子、年纪轻轻的安平伯,有的成婚了,有的才做了鳏夫,有的至今不曾婚配,当初为了她闹死闹活的。如今……谁知是不是还惦记着她?她又是那样的相貌。我说话直,你可别往心里去,还不是看在咱们多年的情分上才和你说掏心窝子的话?这京城内外如今都传遍了,都在背后笑话崔太妃你呢,说你那儿媳,不像个能守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