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稍微打听便知晓一二,池帘与陈姨娘才说上两句,她便以帕子掩着嘴出言嘲讽,一副眼高于顶的模样。

        这位生得明丽的女子看起来像是个一眼就能看穿的人,跟只刺猬似的把那黄花梨八角盘揽过去了,一边带几分得意道:“我就知道少爷记得我爱吃这雪花酥。”

        池帘注意到她捏糕点的手指不算灵活,似是伤着,又瞥见屋内摆了架琴,光泽明润,想来是常弹的。

        再攀谈就有些上赶着了,池帘便全了礼数,浅笑着行了礼,离开去往另一位孙姨娘那儿。

        这位则是皇帝在宫宴上赐给魏应舟用以开枝散叶的宫婢。那时他才及冠,婚约刚退,据说是皇帝本想给他赐婚,却被婉拒,这才赐了个宫女。

        孙姨娘性子温柔,父母早亡,待魏应舟更是小心妥帖。池帘不露声色地打量她,她仪态规矩,一举一动都谨慎,要说谁最可能是官家眼线,那必然是这位。

        其实还有一位本来也要成姨娘的丫鬟,那还是大夫人安排给魏应舟的通房,据说乱动他书房东西,被砍了手赶出府去了。

        听起来还真是暴虐无道,但她知晓,对这通房的处置更像是警示。毕竟除却这两位良妾,府里还有些无名分养着的戏子伶人,更是杂乱难辨。

        很快到了晚饭时辰,一般魏应舟不在书房用膳就无需伺候,正房里是有俩大丫鬟的。但池帘细思一番,还是捏着伞出去了。

        玉镜看出她想做什么,未发一言。

        檐外雨丝细密,屋内鎏金博山炉燃着沉水香,一幅烟岚云岫般秀景。那打了帘子进来的女子衣衫显然是飘了雨,淋深了半肩,捎来几分湿润水汽,冲淡了这门窗紧闭的一丝沉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