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是三房长子,身份上却有些尴尬,是庶出。又自小沉默寡言的,在几个兄弟中不大起眼。若不是那事闹到她跟前,她都没觉出这孩子有什么不同。
江三爷房里有两个姨娘,一个祝氏,一个秦氏。祝氏木讷,并不讨江三爷喜欢。秦氏虽进府比祝氏晚,却是个长袖善舞的,颇为受宠。时间久了,心也大了,暗中将祝氏院里的下人买通了个七七八八,平日里替她打探消息、为她办事。也就是在这之后,祝氏无故小产,流了个男胎。
秦氏事情做得隐秘。再加上那一年,府里不太平,前前后后出了许多事。先是江大爷在任上出事,险些遭了牢狱之灾,好在后来峰回路转,得以保全。紧接着就是薛氏病逝,府里办了丧事。因此,谁都没怀疑其中有什么蹊跷,只当是祝氏自己不当心。
却没想到,最先发现端倪的,是当时还是孩子的江明霁。
但他没有告诉大人,而是暗中设了个局。一边将秦氏收买安插的人,一一找了出来,记录成册;一边不动神色,纵容他屋里一个被秦氏收买的妈妈偷拿他的份例。如此隐忍了半年,直到那嬷嬷偷拿份例一事暴露。她派高氏去查,这一查,牵出背后的秦氏,他才顺势将那名册拿出来。
薛氏刚走没多久,三房就出了这样的丑闻,高氏不敢擅作主张,带着江明霁与那份名册来跟她请示。她翻看了那名册后,去看立在下首的江明霁。那孩子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她平日里只觉得这孩子像祝姨娘,有些木讷,此时才发觉,这孩子沉默寡言的外表下,藏着堪比大人的心智。
她缓和了语气,怕吓到他,“二郎,你发现不对,为何不直接告诉大人?你还是个孩子,不该操心这些。”
年幼的江明霁抬头看她,淡色琉璃的眼珠很漂亮,却看不见半点孩童应有的天真稚嫩。他想了想后平静地道,“父亲宠爱秦姨娘,告诉父亲,他不会信……而姨娘生性愚钝,和她说也无用。至于祖母您,您看重家族声誉,而三房又刚没了主母,您必不想大张旗鼓地彻查。”
这番话,听得她与高氏都震惊不已,一时哑然。
而这孩子见她不说话,大概以为她没明白,沉默片刻,又开了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