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朱由检想要的答案,他还是有些微微失望。按照他的想法,朝廷的官员应该是觉得:
秦良玉和她麾下的白杆兵现在是皇帝的铁杆,不是皇帝的私军胜似皇帝的私军,总之就不是朝廷的军队。既然这样,朝廷凭什么出钱替皇帝养兵呢?
至于朱燮元说的“以为皇帝另有安排”,那或许确实有这方面的考量,但从始至终冷眼旁观,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吧:想要私军,就得皇帝用自己的内帑养着。
按照皇帝那夸张的养法,几千亲军的开支相当于普通军队数万大军的军饷了,一年百万两可能都打不住。
皇帝又大肆采购粮食,时不时用内帑的钱贿赂文武大臣,还有内廷的几千人需要养活,哪来那么多的钱霍霍?从程序上讲,他们不给白杆兵发军饷是正确的,皇帝不问,他们不说,那也没毛病。
但程序合法未必合理,他们没办法正面对抗皇帝,暗搓搓使小手段不也很正常吗?毕竟剥夺皇帝的兵权,就是从财权开始的。皇帝养不活这几千大军,到时候自然会服软。
以上都是朱由检的猜测,他觉得这样才是合理的。他向朱燮元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老头听了以后,一时哑然。
难怪皇帝喊他到这个偏僻的地方谈话,连常在身边的王承恩都给支走了,这谈论的尺度那是一点都不讲究啊!
朱燮元不知道摊上这样的皇帝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说他单纯吧,他又能把朝廷百官想的那么坏;说他心思深沉吧,又把这样敏感的事情当着大臣的面说出来。君臣猜忌这样的事情,是可以拿到明面上来说的吗?
朱由检也是没办法,他既不想大开杀戒,凭借着掌握的军队维持恐怖统治,也不想当个傻白甜,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最后死得不明不白。
朱燮元也犯难了,他一时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劝说皇帝,其实他也不是真就百分百信任自己的同僚了,毕竟他刚刚还预设了皇帝的身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