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与王象乾并不相熟,除了刚开始回京的时候见过几面,随着病情加重,他已经没有办法正常上朝了。但朱由检却非常尊敬这位为大明镇守边疆三十余年的老臣。不仅给了他美誉、美谥,还下令由内廷出资给他风光大葬,立碑著传,极尽哀荣。

        王象乾的死让朱由检生出一丝危机感:老头虽好,但终究会燃尽的。知道袁可立生病以后,他更是一刻都不敢怠慢,果然如刘泽清所预料的一样,下旨召回袁可立。但老袁头这个辽东经略干得太优秀了,把他逮回来以后,他都不知道谁可以取代他的位置。

        此情此景总有些熟悉,虽然这一切看似合理,但这跟之前袁可立在登莱、孙承宗在辽东的遭遇怎么这么像呢?不会是有人想要摘桃子,所以暗中使坏吧?!朱由检召见了北镇抚司提督指挥汤豫,让他派人去登莱,将给袁可立看病的医生请来喝茶。

        如果只是单纯的误诊,赠金遣返;要是背后有人指使,以老袁头的权重,朱由检不介意开开荤、见见血。他好几年没杀人了,别人都以为他举不动刀了呢!什么朱砂、铅霜,这玩意能吃嘛?!到底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朱由检打定主意,等老头回来以后,每天监督他喝三大碗牛奶、两大根胡萝卜。只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袁可立拒绝了皇帝的召回,理由是要打仗了,他走不开!

        阿敏的死是建奴内斗的结果,却并没有如同朝廷预料的那样,使得建奴陷入内乱。他死后,镶蓝旗确实有不少人抄刀子,准备跟济尔哈朗干架,却被赶来的正白、正黄、正蓝、正红四旗合力镇压。

        当然,这皇太极、代善、莽古尔泰这三兄弟也不是来当义务工的,他们籍此分走了镶蓝旗一半的兵力。济尔哈朗想死的心都有了,他心中滴血,偏还要在这几人面前强颜欢笑,极尽讨好之能事,真就如同莽古尔泰骂他的话一样,他跟条狗一样。

        亲兄弟和堂兄弟还是有差别的。原来人家想的不是跟他合作,而是要将他们这一个旁支吃干抹净。皇太极之前拉拢济尔哈朗,是为了给阿敏找麻烦;现在阿敏死了,济尔哈朗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济尔哈朗不傻,他很清楚皇太极在利用他,但他又何尝不是在借皇太极的势呢?他只是很自信自己可以取代阿敏的位置,并且做得更好,自信自己可以和阿敏一样跟皇太极叫板,而皇太极却拿他没辙,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他完全掌控镶蓝旗的前提之下。

        然而,阿敏却死得猝不及防,他没来得及消化政变的成果,也让皇太极等人找到了动手的借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