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悟出来的道理就是,他这个大汗就是个意见收集器,议事的时候,四大贝勒哪一边人多,他就倒向哪一边准没错。
不过他也不傻,不想一直当个人肉印章,于是主动提出了一个议题:那就是重新选一人来填充八大贝勒的空缺。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跟皇太极的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希望通过“注资”稀释原始股份,进行资产重组,从而增加他这个大汗的占股,集权。
皇太极融资的对象是汉人和蒙古人,而他没有皇太极这样大的胃口,争取能够跟四大贝勒平起平坐,成为第五大贝勒就不错了。堂堂大汗,这个要求已经够卑微的了吧?
建奴在开小会,与此同时,大明的朝廷也在开大会,讨论的问题是:大家都看出来建奴要跑路了,他们携带了那么多的辎重,抓了那么多百姓,正是截杀他们的好时机,到底要不要再继续打?
朝堂上的官员们可激动了。之前一个月收到的全是坏消息,皇帝不作为,他们可不想陪着皇帝一起遗臭万年。能不能打赢是一回事,关键是要看态度啊!朝廷必须要表现出一个为国为民的态度啊!
放任建奴四处劫掠,官军不去剿灭,反倒是龟缩自保,是怎么一回事?坚壁清野,这是人干的事情么,百姓就那点东西,清掉了还不要了百姓的命?
朝廷以及群臣百官的名声得变得多臭不可闻啊!就算不贪名节,那各地的乡贤被建奴抄了家,以后谁来给他们孝敬啊?!
不过现在好了,扬眉吐气!那就打,把建奴全部消灭之,一年平辽,平辽之后放马南山,刀枪入库。这军费一年上千万,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白花花的银子都便宜了军汉,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朱由检还是老一套,遇事不决问朱燮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