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毕自严没死成,考虑到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幕后真凶废物锦衣卫又找不到,所以毕宅失火事件就被简单定义为意外事件了,朱由检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想想都憋气,咋大明就没有摄像头呢?!不过就算有,也会恰好损坏吧?!
朝廷多一份田租收入,就可以少搞摊派,如果将全天下的农民税收简化为田租和正税两部分,那真的要开万世太平了。当然,这种好事做梦想一下就可以了,目前能够让百姓活命、让朝廷赚钱就不错了。
大明的情况是,很多地方的自耕农连活命都难,朝廷税收名义上的按比例定额征收,实际操作上还留有蒙元包税制的余毒呢,只是包税的对象从汉人豪强变成了地方官府。
所谓摊派,就是从上到下一层层去摊,一个个去派,朝廷要求每个布政使司分别上缴多少多少辽饷,布政使司把朝廷的任务均分为若干份,派发到每个县,这个县的百姓不管人多人少、也不管有钱没钱,就分担这个额度税收。
如果那个县,耕地都被大地主收走了,百姓有路子的都跑掉了,留下来的这些人数少、田也少的百姓就要被巨额的摊派税收压得喘不过气来。
所以,公田对于这些人是有巨大的吸引力的,哪怕要缴纳田租,只要可以规避那恐怖的摊派,对百姓来说就是值得的,百姓将田地投献给士绅也是这样的逻辑,自耕农的生存条件已经被破坏了,他们只能选择其他的活法。
如果公田能够比投献缴的税更少,那么百姓与其把地投献给豪强,为什么不献给国家呢?这样就可以实现丝滑的土地回收了,在改朝换代大肆屠戮的情况下,实现土地的再分配,理论上大家都没有田了,但实际上大家都有地种,有饭吃,有衣服穿!
嗯,这也是做梦,改良派要有改良派的觉悟,革命三年干成的事情,改良可能要三十年、三百年,甚至不一定会成功,但成与不成,总要试过才知道。
“陛下,如今京畿各府耕牛奇缺,因兵灾与耕牛的缺乏,百姓又都错过了农时。坚壁清野,百姓田宅多有损毁,财物多有丢失,陛下虽着令租田给百姓,免一年田租。然远水救不了近火,朝廷的赈济不能停,耕牛也需从别处调遣!”徐光启捧着奏本说道。
朱由检让小太监把奏本拿上来,似徐光启这种主动揽活干的人还是比较少见的,朱由检粗略看了一遍,发现除了开粥铺和朝廷出钱买耕牛租给百姓用这两件事之外,徐光启贼心不死,想把他的推广种植番薯大计跟公租田绑定。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www.w23d.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