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以快打慢,抓不住;一个是铺天盖地的炮火,拦不住。能够打败明军车营的只有大明自己人,只有那些贪官污吏把造炮的钱挪走,铸造劣质火器,一打就炸;把硝石换成石灰做成火药,点不着。

        还好这是全新的车营,朝廷上下看得严、抓得紧,时间短,暂时还没有被上下其手,火器很好,火力很强,打得建奴怀疑人生。没办法,皇太极只能让盾车顶上,火炮对轰,设置路障,想方设法进行拦截。

        在盾车被砸烂大半,火炮损失过半以后,皇太极终于感到了肉痛,他手下操作火炮的黑营已经出现了逃兵。

        黑营里面本就有大量明军降卒,人道德滑坡,这些兵既然能够投降建奴,就别指望他们能有多么强大的战斗意志,也就是孙传庭没有招降他们,不然这些人倒也不介意回归大明的怀抱。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嘛,听说现在大明的“营业额”不错,员工待遇提升了,当兵的有饭吃了。当初走,都是大明的错,现在他们原谅大明了,难道还不能回来吗?大明军民,应该竭诚欢迎才对啊。

        如果是单纯的守城,是没必要跟建奴在城外野战的,大明憋了那么久,终于等到了今天,就是奔着打疼、打残建奴去的,是奔着歼敌去的。赵率教的骑营作为饵,本来就是要挨打的,而他们应当与建奴纠缠在一起不撒手,直到援军抵达,然后打一场歼灭战。

        计划是这样计划的,但越是复杂的计划,越是容易出现意外。

        大明算计得很好,但是战场发展得很奇怪,建奴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撤了,想要再纠缠,就要明军主动出击了,可是彼时骑营已经临近崩溃了,再强令士兵出击,以少击多,没准就会出现溃逃了。

        或许这些士兵能够以死报君恩,但是朱燮元不能去赌,这场仗必须以求稳为主,大明可以不赢,但绝对不能输,因为大明输不起。

        大明有车营,皇太极是知道的,但另外一组,从城内出发的步火营,就出乎建奴的意料了。东边是步步紧逼的车营,西边是突然冒出来的步火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