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曹操南下,刘琮遣使投降,丞相曾劝说皇叔在这时攻打刘琮,可趁机占领荆州,但皇叔不忍。”
“他在荆州待了好几年,深受刘表关照,如何能在刘表刚死不久,便从其子手中夺取荆州?”
“这也许确实是皇叔的一个机会,换作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妻曹,大概不会放过,然而皇叔放弃了,他道:‘吾不忍也。’”
始皇三人听后唏嘘。
始皇在心中暗想,如果换作是他身在刘备当时的环境下,是否会放弃这等机会?
他很快得出了答案,他必定不会放过,刘备这般选择属实不是一个合格帝王该有的选择,但那句“吾不忍也。”却让始皇觉得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这是温暖浪漫的感觉,让历史不再那么冰冷,历史不只有铁血沙场,权谋利益,也有一段段温柔的佳话,给岁月以文明,而非给文明以岁月。
始皇感叹:难怪刘备能得关张追随,能得诸葛孔明辅佐……
李念继续道:“但皇叔不忍归不忍,曹操大军南下的事实还在,这不是靠仁义就能解决的。于是,在皇叔败退,据守夏口时,派出诸葛丞相向孙权求援,两家联手共同对抗曹操。”
“孙权是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在孙策死后,接过其位,在周瑜、张昭等人辅佐下掌江东大权。孙权年少继位,也颇有作为,曾得曹操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这话并非在讥讽孙权,而是的的确确在称赞孙权,曹操和孙权之父孙坚是一辈人,可以这般评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