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只需下旨,称西伯侯贤名享誉四海,故欲封他为三公,辅佐天子治理天下。”

        “这可是三公之位,位极人臣,是臣子最大的荣誉。西伯侯得到册封后,只要不准备造反,便不得不来。”

        敖丙语气不变,继续为帝辛出谋划策,他深知后世的历史,可谓有答案在手。照着答案抄,还能有错?

        “那就试试。”

        帝辛无法,只得听敖丙的,再试一次。

        有反意,和决定反,那是两回事。西伯侯肯定是有反心的,但你要他现在就造反,那却是不能。

        凡事都讲究个师出有名,尤其是造反这种事,更该如此。没个天下皆服的理由,谁会跟着你造反。

        若帝辛是昏君、暴君,那造反的理由好找的很,到处都是。

        可问题是,帝辛现在虽然已经有几分昏聩的苗头了,但因为先前立下的功绩太大,在世人眼中,依旧是中兴之主,少有的贤名之君。

        复苏通天泽,废除人殉人祭,铲除四方邪神,这都是实打实的功绩,功在千秋,利在万古。

        这种情况下,你让西伯侯硬着头皮说帝辛是昏君,他实在说不出口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