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另眼相看
祝一凡抹了把脸上的尘土油汗,挤出一个虚弱却饱含希冀的笑容:“徐主任,运气,运气好赶上了…您看这情况…我这…”他话未言尽,但眼神里的迫切已昭然若揭:这般出生入死,换块晋身的敲门砖,不过分吧?
徐敏慢条斯理地翻开那本厚重的文件夹,鎏金的钢笔尖在某一页象征性地轻轻一点,语气带着程式化的、恰到好处的遗憾:“嗯,具体情况我已初步掌握。小祝,你这股子拼劲,值得充分肯定!局里一定会给你记上一笔功劳的!”他话锋陡然一转,如同钝刀开始温柔地切割,“但是呢…晋升提拔,讲究的是一个综合考量。你看,你这流程上嘛…欠缺了一点必要的环节。”
“流程?”祝一凡心猛地一沉。
“对,”徐敏扶了扶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得如同精密的仪器,“你接到系统发出的最高等级高危警报后,依照《紧急勤务规程》第三章第七条,第一时间应当做什么?是立即上报指挥中心,原地待命,等待清晰的支援指令!对不对?”
祝一凡脑子“嗡”的一声,下意识辩解:“可当时情况危急,千钧一发…”
“再紧急,程序正义是铁律!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徐敏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打断他,“你擅自行动,虽然结果是好的,避免了难以估量的灾难性后果,但这个‘擅自’二字,在考评委员会那些老同志眼里,就是最大的硬伤!勇猛可嘉,规矩意识欠缺啊,小祝同志。”他叹了口气,将最后四个字咬得格外清晰,摆出一副语重心长的姿态,“而且,你在追击过程中,间接导致了重大民用财产损失,”他指尖优雅地一点那辆成了艺术废品的保时捷,“虽事出有因,但后续的巨额赔偿争议、汹涌的舆论压力,谁来善后?谁来买单?这些实实在在的‘负资产’,在衡量一个干部的全局观和稳重性时,都是要打折扣、要扣分的!”
祝一凡看着徐敏上下翻动的、涂抹着冠冕堂皇话语的嘴唇,又低头看看地上那堆差点把自己也“蚀解”了的“负资产”,一股彻骨冰寒伴着荒诞感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原来他拼死阻止了一场足以蒸发三个足球场的浩劫,最终在晋升的天平上,竟抵不过一条“未按规定先打电话报告”的程序疏漏?
“徐主任,直言不讳吧,您的意思是…我这功…还有没有?”祝一凡嗓子发干。
“功,当然是立了!板上钉钉!表彰大会肯定有你一席之地!”徐敏再次拍了拍祝一凡的肩膀,力道控制得如同精密仪器,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敷衍,“锦旗、奖金,甚至争取个三等功!都是实打实的表彰!至于晋升嘛…”他拉长了调子,意味深长地审视着祝一凡,如同在评估一件价值有限的商品,“你还年轻,路还长。当务之急,是把眼前这些‘善后’工作处理得漂漂亮亮,把流程上的这点‘小瑕疵’,用时间和耐心慢慢抹平,让领导们看到你成熟稳重、值得信赖的一面。这次嘛,就当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丰富了你的资历!别着急,啊!沉住气!”他最后几个字,轻飘飘的,却带着千钧重压。
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