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言不发,又拿起了另一封信,那是周延儒写的,不愧是状元之才,信中通篇都是典雅的骈文,引经据典,探讨着“以商促边,互通有无,化干戈为玉帛”的“长远之策”,看似句句都是为国为民的宏大叙事,但字里行间却精妙地透露出如何利用漕运的便利,规避朝廷禁令将南方的违禁铁器、药材,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到北方的具体方法。
朱由检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一个一个有可能的内阁首辅、司礼监的大珰、京城的官员和边军的将领,共同编织起来的一张弥天大网。
这些大明的精英,这些饱读圣贤之书,本该为国分忧的栋梁,却在用最聪明的大脑,最隐秘的手段,挖着这个国家的墙角,喝着这个国家的血,去饲养那个随时会扑上来将这个国家撕成碎片的恶狼!
儒商?
朱由检在心中发出一声凄厉的冷笑。
好一个儒商!
儒门之商,原来根子在这里,不是商人学了儒,而是“儒”本身就在经商!
是“官”,在做那最大的老板!
他一把抓起那本账簿,指甲因为用力而深深地陷入了粗糙的布面,胡乱地翻开一页,上面的字迹像一群黑色的蚂蚁,疯狂地啃噬着他的眼球。
“........出铁料三万斤,棉布三千匹,盐五万斤……入账,白银四万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