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桂愣了一下,恭敬地答道:“回陛下,是防范蒙古诸部,使其不为建奴所用。”
“你说对了一半。”朱由检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但更多的是一种运筹帷幄的冷静,“不是防范,而是争取。不是不为建奴所用,而是为我大明所用!”
满桂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
朱由检回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过去的国策总想着修墙筑堡,将蒙古人隔绝在外。这是消极的守!朕要的是主动的攻!朕问你,蒙古人最需要什么?”
“盐、铁、茶、布……”满桂不假思索地回答。
“对!”朱由检重重地点头,“这些东西,后金给不了,只有我大明能给!朕已经下旨,重开并扩大宣府互市,但这规矩要由我们来定!”
他伸出手指,仿佛在勾勒一幅宏伟的蓝图:“你要做的不是死守边墙,而是要把手伸出去!用我大明的货物,去抚、去拉。拉拢一批愿意亲近我们的,比如科尔沁和束不地部,给他们最优惠的价格,甚至赏赐官职名分;打压一批死心塌地跟着建奴的,断绝他们的贸易,让他们的人看到,跟着大明有肉吃,跟着建奴只能喝西北风!”
“这……这是以商养战,分化瓦解!”满桂征战多年,瞬间便明白了这策略的精髓,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还不够。”朱由检走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却充满了力量,
“关宁是在正面顶住建奴的拳头,东江是捅向建奴后心的一把刀。而你,满桂,”皇帝的目光锐利,“你就是朕要楔入蒙古草原的那枚最关键的钉子!朕要你利用互市,联络所有能联络的部落,告诉他们大明的善意和实力。朕要你在建奴的侧翼,建立起一道由无数蒙古部落组成的防线!让他们成为我们的眼睛和耳朵,甚至是我们的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