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为了加速汉化,以及民族认同感,蒯通下令所有犬戎人必须改汉名。
他亲自操刀,取的名字机具蒯氏风格。
叫“***”(勇士)的壮汉,被赐名“蒯忠勇”。
叫“其其格”(花儿)的小姑娘,被赐名“蒯德馨”。
叫“苏和”(斧头)的老头,被赐名“蒯守拙”。
最离谱的莫过于,一个叫“特木尔”(铁)的憨厚小伙,被蒯通认为“缺木”,赐名“蒯森森”!
整个安置区内,弥漫着一股生无可恋的“蒯”味。
即便是初来乍到的犬戎百姓,也会私下吐槽。
“这名字取得比冒顿还难听!”
“感觉像被下了咒!”
“大家伙都姓蒯,岂不是成了他蒯通的孝子贤孙?!”
短短三天,安置区怨声载道,妇孺哭声一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