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之下最好的破局方法,就是先把旁观者拉进牌桌,再看看该如何是好。

        僵局之下,林芸和邵梓讨论了一番,才产生了一个目前来讲唯一的可行道路。

        想方设法拉拢袁振是重要的一步。

        毕竟犯罪现场是人家的地盘,对方有钱有势有律师,还手握着一张已经被验证无误锅的精神病王牌,干什么都能在已经把袁耀带过来了的前提下把锅扣到这位哥们头上,然后再用好用的律师精彩的辩护帮助这位“万能钥匙”先生不必承受牢狱之灾。

        或许莫云晚缺乏依据的戏谑不是毫无道理。有些事乍一看关乎正义、关乎平等人权道理洋洋洒洒一大片,实际上拆开来翻过去一瞧,提线木偶腹腔中满当当的全是算计。

        如果有人站在邵梓的身后,就会看到他的脖颈上已经渗出了冷汗。表明的从容完全不影响邵梓心绪复杂——之前那一通发言确实是他和林芸商量的结果,但最兵行险着的一步却是林芸专门提出的,也就是那句其实非常不符合邵梓个人的风格的话。

        【你觉得你之后还有多少年好活?】

        邵梓倒也不是说不出口,毕竟都已经说出来了,只是要单以他平常的个性,很难像林芸这样果断坚决的确认应当说出这样最冒犯人的一句话来逼人表态——林芸要他说的原句甚至相对而言更狠,是“倒也不必拿赡养老人当借口,谁比谁命长还不一定呢”。

        虽然袁振没立刻炸了证明这至少不是错误选择,但邵梓还是有些汗颜。原因无他,如果只有他自己,很难把人逼到这种地步。林芸却非常清楚,而且没有丝毫犹豫的选择了切入点,也不知道该说是林芸更老道,还是邵梓自己容易心软共情的缺陷太过显著。

        这一点可以说是他比较清楚,但从来没法改正的问题所在。之所以清楚,还是因为心如铁石的典范可以说就是带他入行的宋荆。形容可怜的人可能是受害者却也可能是伪装起来的罪犯,心软和过度共情有时意味着放过机会。这种执拗作为前副手的林芸十成学了得有七八成,但跟着宋荆学习最久的邵梓却只能干涩、拙劣的企图模仿。

        林芸也不是盲目的扮黑脸,因为察言观色很大程度能控制到对方能够接受的程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