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和人介绍,同时自己也不停琢磨着自己说的话里的问题。道德经李有句话,叫作“知止不殆,以观其复”,换成人话就是观察过去起始也是观察后续的发展。
李详英的过去其实也伴随着许多与普通人不同的无可奈何。
因为涉嫌杀人未遂,杀害目标还是公司里毫无疑问更有地位的丈夫,李详英被收押以后袁家对她的支援可以说是被拨走了大半。除了从娘家就照顾她顾念旧情还是找尽了关系给她维持基本体面和排场的管家,她似乎确实没几个足以托付很多的人。
儿子指望不上,闺蜜干涉不了。
前者李女士确实在人家年幼时就因为对方活不久的疾病当机立断忙着拼二胎,虽然有生育之恩,事业上过得去的袁振至今没把母亲移出自己十八岁开始半年更新一次唯一的遗产继承人清单也算是功过相抵了;
后者就算有真感情非常担忧,很难莫名其妙就想起来来这里逛一圈。李详英的社交圈基本是富豪太太圈,大家都是体面人,讲究个人立场,做什么都需要考虑个人利益,袁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没有那么多单纯因为关切就盲目上门,“侠肝义胆”到让自己搅进混水的好朋友。
那么,抛开这些关联紧密又有能力的交际对象,她的最后一张底牌会是什么?
她能指望谁在自己锒铛入狱时从浅显的线索中细心的发掘出真东西,给几乎交出了所有的底牌把袁钟放倒,看上去完全没有翻盘机会的自己雪中送炭,无条件帮把手?
真的会有那么方便、这样尽责的协助者吗?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