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妖 >
        不然,没法解释让一个小学生去教中学生的道理。

        实际上,这件事跟校长、主任没有关系,是那帮老秀才的主意。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赵安是捐监出身走后门进的府学,而且才二十出头。

        这对于在府学熬了多年讲究论资排辈的老秀才们而言,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最气不过的是本来能够凭借资历通过考试获得学录一职的李秀才,这位三十岁才考中秀才的读书人越想越气,就联合一众同僚找了教授要求新来的赵学录给学生讲一堂课。

        如果赵学录讲的好,大家无话可说。

        如果赵学录讲不出个东西来,那以后就别怪大家对他不够敬重了。

        府学江教授是乾隆三十四年的举人,为人特别注重一团和气,因此对这个提议颇感为难。

        赵学录讲课估计是讲不来的,不明摆着么,一个捐监的童生怎么给生员授课?

        可学校的确有新学官上任要给学生授课的规矩,要不然谁知道你这位新学官有几斤几两。

        学生不服、同僚不服,你叫赵学录怎么在府学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