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宋教谕的材料回到县衙请县尊批准。
县尊大人这里明显还有点余怒未消,是瞪着眼睛批准的赵安捐监材料,又将自己昧着良心写的举荐书塞进去后,命人封档送府学教授处。
县里主管教育的是教谕,府里则是教授,省里则是能够坐交椅的学台大人。
府学那边把章一盖,知府大人再出一份“保荐书”,这份假材料就能送到省里盖印,完事直接报送京师国子监。
快的话一个月“赵有禄”的监生头衔就能下来,慢的话也最多三个月。
在此期间,赵安仍被县尊要求主持认证司,并时不时的去府里替知府大人写一些向省里汇报的材料。
认证司这边没什么大事,已经搜刮过两回,也该消停一阵。
因此赵安主要工作是写材料,府里写,县里也写,一时之间倒真像是个府县专用的大秘。
算算时间,那份十全老人的贺寿折早该到乾隆手里了,但京里一直没动静传来。
搞的知府大人有点心慌,以为自己的马屁拍的太过。
夏、赵二位大席师爷则安慰知府大人,说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第四十六章天上掉个拖油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