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妖 >
        第二百三十五章都是福中堂的功劳

        江安粮道驻地江宁。

        康熙年间考虑实际管辖地区,又于徽州置安徽宁池太广道、庐凤两道分担江安道职责。

        拆江南为江苏、安徽两省后,有官员建议将江安粮道迁至安徽首府安庆或徽州以方便统一管理粮道事。

        但因安徽南部府州县的漕米都走运河,且江宁城的驻防八旗米粮全赖江安道统筹拨给,为了方便旗粮调度,清廷一直将江安粮道衙门留在江宁城。

        另一重关键考虑则是江南地区深受明朝统治思想的长期熏陶,尤其是凤阳、南京等地作为明朝的关键据点,反叛情绪极为顽固。

        安徽建省以后,巡抚、布政、按察等主要衙门一直在江宁办公,直到十几年后彻底消灭中国大陆的抗清势力,安徽省级机构方才离开江宁。

        独留下粮道这个关系驻防八旗口粮的“钉子户”仍在江宁办公。

        在不确定福长安听到的是“督着粮道”还是“督粮道”的前提下,和珅选择后者,因为福长安是他在朝中最重要的党羽。

        真傻乎乎的去老太爷那里求证,万一是“督着粮道”,福长安的面子肯定下不来,也会让老太爷觉得福长安不行。

        孙士毅要是借题发挥的话,很有可能导致福长安调离军机处,那样一来和珅在军机处的影响力无疑要小了许多。

        军机处现有六位军机大臣,首席是阿桂,其次是和珅、福长安、董诰、王杰、孙士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