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内便只剩下赵安与宋嘉问、老宋三人。
赵安端着青瓷茶碗面带笑容却不语,心中却隐有小小激动,因为宋知府的样子看着颇令人期待。
果然,但见这位知府大人从袖中取出一只扁平锦囊,并非盛放银两的木匣,而是用上等苏绣制成的文章袋。
脸上也不见任何丝毫谄媚,反而带着一种文人相交的恳切与郑重将锦囊双手奉于赵安面前,很是诚恳道:“大人初临安庆,百务待举。衙署之内,聘请教习、犒赏执事、刊印文书、酬答各方书信往来皆需用度。此非一人之事,乃一省之体面也!”
说到这,宋知府稍作停顿,见眼前的年轻藩台大人脸色未有变化,便继续道:“按我皖省不成文的旧例,下属同僚需为新任宪台凑一份笔墨润敬,专为补贴这些公务杂支。故下官斗胆为大人贴补一些用度,万望大人勿要推辞。”
这番话说出,顿时令得赵安心中一片暖和:对嘛,这才像话!不是他这个藩台大人非要收礼,而是他藩台大人乃一省之脸面也!
妈的,清官就不要脸面了?
先前那帮王八蛋看事光看表面,一个个只知为自己着想,哪个真正考虑过他赵大人银行卡余额的!
接过锦囊便觉微沉,心知绝不仅仅是几张银票,打开系带里面果然没有银票,只有一份泥金笺的礼单,和一册精心抄录的诗稿。
礼单上用工整小楷写着一行字——“奉《咏梅诗稿》一卷,聊供宪台大人政余清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