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妖 >
        军机处收到庆桂的奏折后立即召集兵部、户部相关人员研究,会后众人一致认为改道是正确的。

        和珅便将研究结果报给老太爷,老太爷那边也认可改道方案,军机处就用蓝批拟了旨意给兵部,要兵部督促福康安执行改道方案。

        未想福康安却视兵部为无物,也不顾甘肃总督庆桂劝说,仍旧坚持从西宁一路入藏,并要求西北方面不惜一切供应大军粮草。

        福长安这个名义上的兵部尚书根本不通兵事,只知兄长的事必须无条件配合,因此要求管着的兵部和户部全力保障,谁要办砸了就拿谁是问。

        这就让按新方案制定后勤和供给路线的各方都乱了手脚,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若仍按旧行军路线办理,那不少已经运到半路的粮草物资就得折回,一来一回不仅耽搁事,还要多增消耗。

        国库眼下吃紧,哪里容得这般浪费,再说时间上也来不及。

        兵部汉尚书刘峨深感此事棘手,但他又做不了主,便让明安前来承德请示和珅。

        毕竟,和珅是事实上的帝国首相,也是事实上的帝国“二皇帝”。

        和珅思索片刻,问明安:“刘部堂什么意思?”

        明安道:“刘部堂说大将军勇猛是好,但从青海口外行军的话,沿途可能会遇大雪,届时青草皆无,人马无食,粮道亦无法保证,恐会因断粮事败。”

        说完,明安迟疑了下,似还有话要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