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妖 >
        “和珅同苏凌阿拟定的名单上有嘉亲王,可不知为何名单递上去后,皇上却将嘉亲王的名字划掉了,让嘉亲王留京熟悉部务,此举让京里谣言纷纷。”

        说到这,陈宁止住。

        朱珪挑了挑灯头,淡淡问道:“都有哪些谣言?”

        陈宁忙道:“说皇上无意嘉亲王为储君,否则不会不准其伴驾,另外,京里还谣传皇上可能弃儿立孙,否则何以特意让皇长孙绵恩伴驾,又说皇上打算晋绵恩的定郡王为定亲王王爷为此十分苦恼,便让学生快马前来老师处。”

        “王爷这养心功夫还是不够,”

        朱珪摇了摇头,对陈宁道:“你回去后告诉王爷,得宠者未必能得大器,皇上表面冷落王爷,未必不是想看一看王爷心性,也是对王爷的一种考验,王爷需一如既往沉得住气,养得住性.至于弃子立孙一说简直荒谬,王爷不用放在心中,只需于京中静观便可。”

        陈宁点了点头又说了件事,其道:“王爷那里也担心老师,赵有禄凭着和珅谗言得赐遏必隆刀,皇上近年来也一直被和党所蒙蔽,王爷说老师这里勿要隐忍,不要再与赵有禄冲突,免得和党有机可趁。”

        提到赵有禄,原本神情淡定的朱珪眼神下意识看向摆在案头的凤阳府急报。

        那赵有禄仗着遏必隆刀竟将凤阳知府李源、寿春镇总兵丁木三斩杀,而这两人都是他朱珪提拔之人,此举无疑是断了朱珪对江淮官场的控制力,令得朱珪对淮北地区的影响力大降。

        偏赵有禄是以救灾不力斩杀的二人,而凤阳地区灾情又的确严重,这就令得朱珪纵是心存怒火一时也不好上表弹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