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妖 >
        第68章想,好好想!

        捐纳一直是清廷解决财政不足的主要办法,康熙年间为平“三藩之乱”三年出售520个知县职位,占全国知县的一半。

        征讨准噶尔时军费不足,康熙下诏鼓励富户捐纳,结果山西省一年内就捐了一万两千个县丞,甘肃半年鼓捣了一万七千个。

        后来这个政策一直延续,只要用兵或缺钱就会大量卖官卖功名,渐渐形成定制,即吏部主导的常规捐纳。

        随着清朝统治稳定,捐纳制度遂步入正轨,有了各种规章制度约束,不像康熙年间那么夸张,捐纳官员也只占官员总数的五分之一,基本都是四品以下。

        捐监这一块由于对统治构不成太大影响,所以一直比较泛滥,别太过份就行,如甘肃谎报境内一直旱灾,几年时间就捐了三十万个监生出来属于纯纯做死。

        当然,由于甘肃案发,这三十万个花钱捐监的全成了冤大头,学历一律不为朝廷承认。

        权当花钱买个教训。

        整体上,这会捐官和捐监的收入大致占到清廷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约一千万两左右。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捐纳收入猛增到百分之五十,是清廷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和对外赔款的主要来源。

        另外两大来源是烟税和海关税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