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清妖 >
        因而,不怎么跟阿克当阿玩,热脸贴人冷屁股干嘛呢。

        倒是赵委员这边会做人,懂规矩,现在又被皇上赏了包衣籍,明显被和中堂看重,郑御史自然就要过来亲近。

        同为“包衣大”,他们不抱团谁抱团?

        赵安自是热情接待郑御史,寒暄之余自是感激老太爷感激和中堂,感谢大清朝什么的。

        总之,自己能有今天靠的不是个人努力,全是组织栽培。

        同时暗示自己与郑御史既然出身相同,那今后就得互相扶持。

        这一点正合郑博文心意,双方无疑又近了一步。

        不过郑博文看着比较精明,又没有把柄在赵安手里,所以赵安暂时没有把他拉下水的计划。

        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聊着聊着就聊到运河,郑御史说了一通市面如何萧条,扬州城一点过年气氛也没有,有不少商人被迫滞留扬州后,便道:“事情闹的越来越不像话了,参漕运衙门的折子我已经写好,赵大人这边打算什么时候上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