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债的被借债的威胁办事,搁哪说理去?
赵安摇了摇头,起身走到掌柜面前,脸上的笑容转而变成诚恳状:“我这次能出来掌柜的是出了大力的,赵某不是那种知恩不报的小人,这五千两是赵某给掌柜的谢意。”
说话间,变戏法似的将早就准备的一张五千两银票塞在了石掌柜手中。
“赵大人的钱在下可不敢再拿了,烫手啊。”
看着出手贼吓人的赵安,石掌柜叹了口气道:“不是在下不想和赵大人打交道,只是在下不想天天担心大人您哪天再出事,也不想被大人您牵着鼻子走。”
赵安讪笑一声:“江阴的事纯属意外,赵某也不想的,不瞒掌柜的,赵某当时能想到的救命恩人也就掌柜您了。掌柜的要是不出手,赵某恐怕这会还在牢中蹲着呢。”
这是实话,赵安认识的人里能通上和中堂专机电话的有两个,一个就是眼前的石行长,另一个就是收了他一万两的巡盐御史郑博文。
姓郑的属于收钱办事,双方交情不深,不确定是否肯帮忙,情急之下赵安只能将希望放在石行长身上。
选择是对的,赵安能出狱石行长出了大力,可以说这力出的比给自己办事还要大。
不仅把赵安下狱的事通知到了和中堂那边,还写了几封信给京中的内务府同僚帮忙活动,为此欠了不少人情。
没办法,赵安真出了事,不仅钱庄这边要出现一笔大额烂账,要是这小子嘴不牢再把造假资产证明的事捅出来,他石掌柜的小命也要跟着完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