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凌始终认同一点,这世间,暗影司要想调查谁,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逃得过暗影司无形的大网。
一个小小的丁士桢,怎么可能成为例外呢?
因此,苏凌对萧元彻竟然也暗中支持丁士桢成为继任的户部尚书,感到极为的不可思议。
他想了许久,却还是毫无头绪。
唯一的可能,或许是萧元彻最初的时候,并未发觉丁士桢怀有二心,丁士桢伪装得太好了,毕竟到现在,天下人,文武百官还有绝大多数认为丁士桢乃是超脱之人,不依附任何党派,不参与任何党争,超然于物外。
更何况,在灾情发生的时候,是丁士桢向欧阳秉忠提出的,让他去找萧元彻求援,更是丁士桢与萧元彻联手倡议的皇室、门阀世家和文武百官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
所以,萧元彻有可能是在最初的时候,真的被丁士桢所迷惑了,认为丁士桢是一个不参与党争的中间派,这才点头同意了,让丁士桢继任户部尚书,并让徐文若代表自己在保举名单上签字。
后来,随着这四年过去,萧元彻应该察觉了丁士桢绝对不是那种所谓的不参与党争的中间派,而是与孔鹤臣之流眉来眼去,有自己私欲的,不受萧元彻掌控的人。
因此,萧元彻才会让苏凌做了那京畿道黜置使,用苏凌这把刀彻查当年户部贪腐旧案的同时,借机除掉这个丁士桢。
因为一旦户部贪腐之事铁证如山,作为户部尚书的丁士桢,就算没有参与,也将受到御史弹劾,参他一个办事不利,有包庇嫌疑之罪,丁士桢最轻也是一个丢官罢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