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赞同的点点头,悄悄端起碗抿了一小口,心里却在想着:“就算是在宫里,也很少能喝到这么好喝的粥啊。”
见孙子这么懂事,朱元璋欣慰地摸了摸朱允炆的脑袋,继而又问那大叔:“刚刚你说这绿豆汤是那苏大人专为过路行人准备的,又是为何?”
一听朱元璋提起苏大人,那大叔的眼睛都笑成了月牙,语气中充满着自豪:
“这苏大人可是个好官啊,客官您不知道,前些年咱这凤阳府的百姓逃难的逃难,上山的上山,可自从苏大人上任以后,这日子过的是一天比一天好!
就说去年吧,不少外地的百姓受苏大人的招徕,来咱们凤阳安家落户,以前行十里看不到一户人家的凤阳,您瞧瞧现在多繁华?”
朱元璋眼神在前方逡巡一圈,看着热闹的人群点了点头,奏折可以说假话,但眼前的景象是骗不了人的。
“这位老丈,你还没说那苏大人为何要提供的汤粥呢”,朱允炆笑着提醒。
“哦哦,你瞧瞧,这人上了岁数就是啰嗦”,凉棚大叔哈哈一笑,继续说道:
“去年有不少流民往凤阳逃难的时候,路边冻饿而死者无数,那景象叫一个惨啊...
苏大人知道以后,就让衙门出资在凤阳官道上,每十里设一处凉棚,凡是路过百姓皆可取用粥水,还有的食物发放,管教百姓不得冻死饿死。”
一边的二虎也插嘴道:“就是,咱苏大人当时可是说了,‘他娘的这些人饿死在哪都行,就是不能饿死在老子的地盘上,不然老子得多丢人?’,您听听这话说的多提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