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大多是围绕她的家世背景,以及老师是著名演奏家的“学阀”属性展开,在对她自身实力发出质疑的同时,甚至上升到了‘古典乐已经变成了有钱人家孩子的角逐名利的工具、早已不再纯粹’这样阶级对立的立场中去——仿佛这样就能把李艺率的所有努力淹没在偏见的洪流中。

        身为受尽宠爱的财阀女,李艺率当然享受了大多数平常人难以企及的物质和优待,自然也说不出诸如‘我的家世变成了我的拖累’、‘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我作为人本身的闪光点’这类听上去有点类似于烂俗言情剧里无病呻吟的富家二世祖台词。

        她的确是生来就含着金汤匙站在罗马终点,但相比其他成天追求刺激和物质的二世祖们,她不仅没染上任何恶习,反而这样刻苦自律的努力只为在精神爱好上获得更高的追求……这简直是隔壁豪门家的孩子们的完美模板了吧!

        更不用说她为人随和性格超棒,连她的好友小权都直言她是个过分可爱的家伙呢!

        李艺率颇有些自得的这样想到。

        她这番话听起来实在是孩子气,可其中展现的高强度自我又让莎曼萨忍不住咋舌感叹。

        莎曼萨凝视着李艺率那张仍带些许少女稚气的脸庞,耳边却不由自主地回响起几个小时前才聆听过的完整版唱片母带——

        那琴声与李艺率这个人形成了奇妙的互文。

        没有丝毫的炫技浮夸和娇饰抒情的旋律从指尖流淌而出,每一个音符都落在最恰当的位置,精准而高贵。

        在K.466的d小调戏剧性冲突中,她展现出的不是狂风暴雨般的宣泄,而是一种深沉的、内敛的力量,线条清晰,结构感极强;而在K.467著名的“埃尔维拉·马迪甘”行板中,她又化身为最优雅的诗人,旋律温暖而克制,那份澄澈透明的音色,没有丝毫的多愁善感,却能映照出灵魂最真实的底色,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不是一张试图讨好任何人的唱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