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军士虽说太宗时定下了军功授爵的旧制,凭借敌人首级由兵至将,但战场无眼,且近来战事艰难,想靠此出人头地,难如登天。”
说到此处,冯紫英感慨道:“我等勋贵子弟,就是走这大头兵的道路,也没什么意思,一般来说若是将门或者勋族子弟,父祖多有人脉,那便可由父祖或者家中旧相识举荐,进入行伍中,从这基层武官做起。
经历战事磨砺,由父辈扶持,再慢慢崭露头角。
说到这里,紫英笑说:“小弟不久后便要调入御林军,做一把总,若论品职,相当于九品武官。”
“天祥兄若是想入伍报国施展抱负,或许可以找你府上老爷,看他能否通过人脉关系举荐,只不过我朝文重武贱,天祥兄何必舍文就武?”
听到冯紫英这番介绍,贾瑞心中倒是有了计较。
大周的制度放在这个时代倒也合理,只不过还是对普通军士不够优厚,不过也没办法,毕竟时代局限性在这,贾瑞也不会强求变革。
至于贾府找人举荐,贾瑞也倒是可以尝试为之。
但贾府这些人就是庸碌之辈,他们举荐的职位,想来不会多好,到时候还会被人认为攀附权贵,跟这些人牵扯太多。
不如还是走夏先生的路。
他不再提这个参军之事,且先把国子监的学业读着,日后再看机会。
随即贾瑞转换话题,又谈起了诗词歌赋,一行人兴致渐起,喝酒谈笑,暂时不提辽东战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